全国统考时间:4月12-13日、10月25-26日。
报名窗口期:
通用条件:
特殊专业要求:
考试科目分为四大类:
类别 | 典型科目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公共基础课 | 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《英语二》 | 所有专业必考,培养基础素养。 |
专业核心课 | 汉语言文学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、计算机《数据结构与算法》 | 体现学科深度,直接对应职业能力。 |
选修课 | 法学《知识产权法》、工商管理《市场营销策略》 | 按兴趣或职业规划选择,拓展知识广度。 |
实践课 | 小学教育《教学方案设计》、建筑工程《施工图纸绘制》 | 应用型专业必考,含实验、实习、毕业设计等。 |
查询时间:考后30-45天(如2025年4月考试,湖南5月28日可查)。
查询方式:
主考院校由各省教育考试院指定,通常为省内重点高校,例如:
查询方式:登录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,进入“自学考试”栏目查看《主考学校及专业计划表》。
全国统考时间:10月25-26日。
报名窗口期:2025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(如湖南8月中下旬启动)。
关键节点:
通用条件:
特殊要求:
高起专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。
高起本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史地/理化(文理分科)。
专升本:政治、外语、专业基础课(如大学语文、高等数学、教育理论等)。
加分政策:年满25周岁可加20分,少数民族加10分。
录取分数线由各省教育考试院划定,通常为总分450分(高起专/专升本)或600分(高起本)的40%-60%。例如:
三种模式可选:
学制:高起专/专升本2.5-3年,高起本5年。
自考和成考均为国家承认的学历,学信网可查。自考难度较高,适合自律性强、学习能力强的考生;成考通过率较高,适合工作繁忙、需稳定拿证的考生。两者在考研、考公、职称评定中效力相同。
可以,但需提供报考地的居住证或社保证明(如北京、上海)。跨省报考时,成绩和考籍可转移,但需注意专业代码和课程名称的一致性。
学费因院校和专业而异,通常为2000-3000元/年(文科较低,理工类较高)。艺术类、医学类专业学费可能更高。
需要。所有自考本科考生需通过毕业论文答辩(部分专业需完成毕业设计),成绩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。
可以申请。需满足以下条件:
可以。无需更换准考证,直接在报名时选择新专业即可。已通过的课程如与新专业课程代码、名称、学分一致,可直接替代。
部分热门考区(如广州、长沙)考位紧张,建议报名首日尽早完成缴费。考生可选择邻近考区报考,避免因考位不足影响考试。
全国多数省份自考成绩长期有效(如浙江、湖南),但部分省份(如黑龙江、陕西)规定成绩有效期为8年。建议考生在报名前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。
不可以。成考学制固定(高起专/专升本2.5-3年,高起本5年),考生需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和考试后方可毕业。